電影的開始,黃渤飾演的牛二驚慌失措在全村奔跑查看,映入眼簾的是屍體遍野的駭人景象,彷彿進入2012的末日世界,無論怎麼扯開嗓子呼叫,就是無人應答,一句「人呢?人呢?全都死光啦!」,戰爭的殘酷就從這聲哭叫開始滲入觀眾的心門。然後,牛二忽倏想起一個重要的名字:「九兒」,九兒是他答應幫村裡照顧的一頭外國乳牛,也是即將過門妻子的名字。
因為戰爭,全村只存活牛二一個人,與他的九兒,不是妻子,是一頭乳牛。
抗日電影何其之多,多是描述日本人的虐殺殘暴手段,或是,以歷史和國際情勢切入氛圍,進而激起觀眾同仇敵愾之心,但,我想,《斗牛》更高明之處在於從小人物觀點帶入人性角度,以「樂觀知命」的天性面對這場隨時可能踩到喪命地雷的危險遊戲,戰爭底下真正的受害者永遠是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,不論是我方或敵方!
荒殘頹圮的戰爭中,最缺乏是糧食,最多餘的就是人命,一頭能生產奶汁的乳牛遠比人命值錢啊!牛二的九兒遭受敵我二方的覬覦,為搶奪供應活命的奶汁和鮮肉,演出爾虞我詐的爭奪大戰,甚至,殺害同胞也在所不惜。這刻,敵人不再是言語無法溝通的日本人,而是「自己人」!駕馭在殘酷之上的悲哀不在於犧牲或死亡,而是如此泯滅人性的荒謬啊!